来源:中国休闲娱乐网(嬉戏都) 文章作者:刘宜学
一、中国传统审美观 中国传统审美观,可以概况为“和”、“意”。“和”,就是中和之美;“意”,就是意象之美。 (一)中和之美 长期以来,儒家作为中国最主要最正统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儒家的中庸思想反映在审美观上就是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的“中”就是“中庸”, 强调审美意蕴程度适中,不过分而无不及。 “和”就是“和谐”。 “中和之美”,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注重各审美因素的协调统一,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打个比方,就像用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头砌墙一样,每一块石头都要放在它最适当的地方,这样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头才能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起,形成一堵美丽的墙。这种美既有变化又协调统一,就是“中和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的是“和”,而不是“同”。“和”说的是各种不同审美因素达到和谐。也就是说“和”是在“不同”中达成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超乎寻常的意义。 台湾兰家吴森源先生说,兰花病虫害不能一味地靠喷农药来防治,病菌害虫是杀不完,而要从根本上,即管理上下功夫。管理做好了,环境中各种有益菌和有害菌处于互相制约的和谐状态,就不会发病。这是有道理的。 兰花花瓣的形态,捧瓣的雄性化程度,以及外瓣与中宫的搭配,叶姿弯垂程度等都要适度、和谐才有美感。例如,如果一朵花拱抱过度,显得太拘束;如果五瓣外翻,显得太张扬,只有适度的拱抱是最和谐的,也是最美的。 图1 花瓣拱抱适度,捧瓣合抱,有中和之美(春兰大富贵) (二)意象之美 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完全无功利或不为任何利害所动的境界。道家追求一种同自然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这些追求在现实之外的虚幻世界或空灵境界的思想,反映在审美观上就是追求虚实相生、意在言外、景外有景的意境,也形成了以意象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质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国画有一种技法叫写意,画得就是意象。例如:一幅兰花画,它所画的兰花不是完全真实的兰花,有的叶片可能是断开的,花朵的中央还点几点“花心”(事实上兰花没有“花心”),显然画面中的兰花跟真实的兰花不完全相同,它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这画面是作者情感与兰花真实形象融合而成的,这就是意象。 兰花是一种人格化的花。孔子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元代的余同麓说:“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把君子的品格物化为兰花,也就是说,君子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是抽象的,但孔子以及后来的哲人告诉我们君子的品格就像兰花那样。就在思维模式上叫观物比德。因此,当我们在欣赏兰花时,兰花以及由此联想到的兰花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构成了一种意象之美。这种意象美是由兰花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构成的。 我们在欣赏兰花时,常常会说这朵花 “精神抖擞”“气势不凡”“气宇轩昂”“神采飞扬”等,说的就是兰花意象所传递出一种神采与风貌,也就是意象之美。 我们为什么说养兰能陶冶性情,培养高尚品德?就是因为兰花的意象之美在起作用。其实,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兰花给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古代先哲把许多道德基因植入到兰花身上,当我们在欣赏兰花时就会有积极的联想。这种充满正能量的联想和暗示,无形中润养了我们的心灵。
·上一篇文章:兰花鉴赏术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下一篇文章:十种名贵的兰花欣赏图鉴
http://www.rwlh.cn/news/lhjs/20118223949J8IH2FD7A23B55E579IH.htm